玉缘社区

论坛暂仅限浏览使用  
查看: 5439|回复: 14

如何断代呢?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7-28 06:01: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一次发图

[本贴已被 stephen 于 2005-7-27 22:57:29 修改过][/COLOR][/ALIGN]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7-28 06:18:45 | 显示全部楼层
什么都没有啊!!!
[emb2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7-28 08:10:04 | 显示全部楼层
兄弟是不是不会发图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7-28 08:37:18 | 显示全部楼层
玉器的断代是确定某件玉器的年代,而辨伪除确定年代外,更主要的是要确定物品是否是真品。辨伪主要方法如下:
从玉质上辨伪。古代玉器特别是商代以生玉器,凡贵重器物,都是用优质玉料,如和田玉、南阳玉及岫玉等。如用次的玉料来制作,就很可能是假货;
从浸色上辨伪。伪造古玉者为达到古色效果,使用蒸煮烧烤、酸碱浸泡,甚至涂绘颜色等,但这是表面,与古玉自然形成的浸色有明显差异;
从纹饰上辨伪。伪造假玉器者,常见的一种是用光素旧玉器加纹饰以求高价出售。但因其刻琢纹饰与玉器造非同一时代,故其刻纹处与没有刻纹原表面浸色和新旧程度是不同的,即刻纹处色新,原器未刻表面色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7-28 08:38:46 | 显示全部楼层
红山文化时期, 公元前4000年左右,距今已6000多年左右。1971年出土的红山文化时期的玉龙全身黑漆古,而且黑漆古成块如黑石,全身糟朽土吃不定,不见质地,透过强光此玉龙是否见质地我不知,此玉龙出土于质地干燥的内蒙古,入土5000多年成此形。红山文化时期的龙形?全身受石灰沁已变相,全身糟朽土吃不定,局部带褐色土斑,不见质地,透过强光也不可能见质地。

良渚文化时期为公元前3300—公元前2250年左右,距今已4000多年,从良渚文化时期的玉琮看?由于玉琮在土中受的色沁不同,所以良渚玉琮有不同的生坑情况?。早期玉琮受土沁质如黄色玉石、略带红色土斑,中期玉琮受石灰沁全身变相,糟朽较少,不见质地,透过强光在玉琮的边缘是否能看到玉质也不得而知。三代古玉公元前200年—公元前221年,距今已二三千年,三代古玉粗看如石头,细审如玉石,全身土吃土斑比例大,有的浑身石灰沁、浑身黑滦古。

秦汉古玉公元前221年——200年,至今二千年左右,秦汉古玉远看如玉石,近看有玉性,玉身有土吃比例小,全身有土斑比例大,有的是满斑。全身或局部黑漆古。

两晋六朝古玉距今一千八百年左右,出土古玉已有玉相,有土吃土斑,也有少量玉皮出土,大部分有玉皮之古玉在玉皮处有开裂,全身或局部有较薄黑漆古。
隋唐古玉距今一千多年,出土古玉一看便知是玉,无满斑,局部有土锈土魔,局部有较薄黑漆古。

宋代古玉距今只有一千年,玉体上只有少量土斑和黑漆古。

明代古玉距今五百多年,玉就是入土后出土已无多大变化。

以上是看生坑、熟坑断代的一般规律,当然还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还要看此玉器是出土于地势低而又潮湿的南方还是出土于地势高而又干燥的北方。同样一块生熟的玉器,如玉器表面是黄土可能是汉代的,如是红土那可能就是隋唐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7-28 10:12:50 | 显示全部楼层
又学习了。/高兴/高兴[emb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7-28 15:55:16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7-28 16:11:37 | 显示全部楼层
[emb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7-28 18:04:16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奴隶社会,即商周时期,玉雕工艺又有新的进展,琢磨精细,纹饰优美,并新出现有鱼、龟、鸟、兽面、兔、蚕等形象的玉雕佩饰。常见的纹饰有夔龙纹、蟠螭纹、云雷纹、窃曲纹、方格纹等,特别是当时玉雕阳文线条的出现,是技法处理上的一大飞跃。如1976年发现的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的玉人,人物长脸尖颔、大鼻,双目炯炯,抚膝稳坐,身穿云纹高领窄袖衫,腰束宽带,造型严谨,色泽晶莹,象征着奴隶主贵族形象,生动逼真。周代由于崇尚礼制,礼器的大小和尺度都标志着奴隶主贵族内部不同身份有不同的礼制。据《周礼、考工记、玉人》载:“玉人之事,缜圭,尺有二寸,天子守之。命圭,九寸,谓之桓圭,公伯守之。”周代在玉器上着意进行精雕细刻,严谨工整,线条较商代宛转自如,且渐繁杂,如人形、龙兽、鸟禽之类的眼形,在商代为“臣”字眼的原有风格上又将两端线条接长,使其为似是而非的变形的“臣”字眼,这是周代玉雕工艺在掌握线条变化规律上的一个重大成果。
   在春秋战国时期,玉雕工艺走向精益求精,品种日益增多,如玉璧纹饰出现阳线和阴线交错的技法,纹饰更趋繁杂,有卧蚕纹、谷纹、联云纹、鸟首纹,同时还出现浮雕和透雕的技法。
   两汉时期是玉器品种大增时期,其玉雕出现心形佩、龙形佩、玉人、动物等玉佩。如1966年陕西咸阳汉代遗址出土的玉天马,玉质晶莹,造型奇特,骑马者为高鼻、尖额,肩臂生翼的羽人,左手按住马领,右手执灵草,玉马张舌露齿,双目注视,四腿健壮有力,呈向前奔腾状,既有“天马行空”的构思,又有威武雄壮的气势,雕功庄重简洁,玲珑剔透,可为两汉玉雕精品。
   唐代,玉器经过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相对衰落后又有所复兴。由于唐代佛教盛行,除有玉雕佛像外,还出现玉带方饰版、梳子背等图案,大量吸收花卉、鸟兽、虫鱼、人物为主要题材,既繁且广。如这时西域各族人为本摹作的玉胡人,以及由胡人与动物绘雕的立雕器。
   宋元时期,实用器以玉杯、盘较多,纹饰以龙凤呈祥为主,同时还有马、羊、鸳鸯、花卉以及水中跳跃的鱼等图案的玉雕。
   至明清时期,我国玉雕制作工艺发展到了顶峰。明代使用三层透雕法,纹饰为前代所不及,常见有松、竹、梅、缠枝花卉、麒麟、人物、鸟兽等纹饰,有些玉佩饰上增添了“福”、“禄”、“寿”等吉祥寓意字样,品种也是多种多样,仅文具中就有玉砚、玉笔架、玉笔管、玉洗、玉砚滴、玉镇纸等。清代玉雕工艺特别是乾隆年间,更有新的发展,这时在玉材选料、加工、磨光等工序上更加讲究,雕琢得更为精细玲珑,令人喜爱。众所周知的“夏禹治水图”玉件,就是一件天然形状的大山全身雕琢着各种事物,人物动作形象各有不同,有的肩负重担,有的引水入渠,有的推车运土,雕刻得栩栩如生,形象生动逼真,是件价值连城的瑰宝。
   总之,玉雕纹饰反映一个时期的文化底蕴,给我们今天断代提供参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7-28 18:58:37 | 显示全部楼层
怎么就发不了图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