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玉缘阁和田玉(籽儿玉器)
获奖作品展 | 淘宝店 | 关于我们 |  微信公众号:yyghty
首页 > 知识 > 中国玉文化 > 正文资 讯
 

清明节天人合一,以玉奉灵。玉,真的可以通灵吗?
时间:2017-04-04   来源:   评论:0 点击:

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竞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2006年5月20
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竞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时至今日,清明从单纯的节气,“吞并”了中国第一大祭日寒食节、男女春天郊游的“情人节”上巳节,成为天人合一的重要传统节日,寒食节的“感恩纪念”、上巳节的“催护新生”,都沉淀在清明节里。

\
 
清明之祭主要表达祭祀者的孝道和对死者的思念之情,清明扫墓之说由此而来。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以玉事天地、诸神、先祖是玉最原始的作用,用玉祭祀的根本用意在于通鬼神、明心志、求吉祥、保平安。作为最珍贵的玉石品种,和田玉是祭祀、宴会、典礼等大型场合及殡葬礼仪的主要道具,是权贵、身份和声望地位的象征。《周礼.大宇伯》记载:“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以赤璋礼南方……”秦汉之后,上品和田玉又被用于墓葬,王侯之家生前用玉,死后殓玉并葬,方显尊严权威。在清明祭祀中,以品质上佳的和田玉精品致祭,奉敬先人,彰显尊贵堂皇,荫泽万代,延续家风绵长。

\

说到这儿,其实身边经常会有爱玉的朋友问起玉到底有没有灵性,这确是一个很难全面回答的问题。用比较科学的话说就是唯心还是唯物,何谓“灵性”?本身“灵性”这个概念就不是唯物的,是个抽象概念,具体表现大致可以界定为存在于主观意识中的一种心理感应,是随着主体的情绪变化而变化的,便是一般所说的“信则有、不信则无”。但是“灵性”对于绝大多数喜欢玉的人来说,是宁可信其有的,而且玩玉的人都会自发的总结很多关于玉有灵性的一些具体实例。包括“为人挡灾避祸”、“可防身”、“能驱邪”,以及“玉石的变化”等等。虽然这些实例都言之凿凿,但仔细分析又与描述者主观情绪是有很大联系的,就像人们把不那么容易解释的现象神秘化是一个道理。而玉,几千年来对大多数人来说,一直是披着一层神秘面纱、身形婀娜的美娇娘,多以很多人写玉,往往愿以“她”来称呼,而不是“它”。

不过一件好的玉器佩戴久了,却是真真地会有“变化”的。从物理学和化学上来分析这是基本可以诠释的:玉石本身是一种地质构造的产物,即古人云“凝结天地灵气之宝物”。矿物分子中会带有一些对人体有细微作用的微量元素,比如放射性和磁场效应。古希腊人和古代中国医学著作中就明确记载了佩戴玉石对于人体的益处,“软玉”(如和田玉)英文翻译为Nephrite,就是从希腊语词根衍生过来的。在中国,玉可养生的说法自古就有,汉代则更是有“食玉”之说。

\

从另一方面看,出土或传世古玉在佩戴时的物理变化,也被世俗简单地归结为“灵性”显现,出土玉在土壤中被周围环境影响造成了沁色,出土后见光见风,再接触了佩戴人的体温和分泌油汗,有明显变化是必然的,别说玉这样细密美丽的矿石,任何一块石头在人手里拿捏久了也会有显著变化。再说传世古玉,它的肉眼所见变化就会少许多,原因是始终被人们把玩,没有入土后的侵蚀,只是光泽和滑润程度会增加,即所谓“包浆”。

说起物理变化,在现在业内人士的认知里,以和田玉为例,和田玉的天然伤绺中有一类被称为“僵”,简单地说就是有僵的区域其石性大于玉性,因此在结构和视觉感官上给人以明显的区别。而“僵”又分为“活僵”与“死僵”之分,死僵近乎于石,无论如何盘玩打磨都不会有何变化,视觉感官上没有,结构上更不会发生变化;而活僵就不同,活僵一般较浅,手电强光下透光度很高,这种“僵”经过长时间的盘玩,由于手上油汗的沁入,会被慢慢“化去”。

\
 
从人文关怀的角度来说,除去远古佩玉的阶级意味,古人佩玉因其本身珍贵易碎,加工艰难,便在佩戴时规范了行为举止,不会有大幅度的动作,这样一来从客观上就降低了遭遇意外的几率。再则,玉器的佩戴部位又是人体相对比较软弱、容易受伤的地方和触力点,所以一旦遇见意外,这些部位的玉可以缓冲撞击,保护人体,久而久之这种现象也被归于玉的“灵性”说了。

当然了,这些诠释并不是否定玉有“灵性”这种说法,玩玉爱玉之人愿意把玉的理化变化归于“灵性”一说,是一种文化习俗和精神赋予,是值得推崇的。因此,爱玉便要懂得呵护,既然是呵护,就可以人为地赋予其生命,而生命是有灵性的,“玉有灵性说”便煞有介事了。

\
 
自古说“宝玉通灵”,玉器从远古的祭祀神坛上走入寻常百姓身边,千百年来关于玉器的神奇故事始终被津津乐道。中国传统习俗中,佩玉藏玉也就成了一种消灾避难、祛邪佑护的习惯。倒也是真有一些听起来匪夷所思的故事能让人不可解释,且呈一二藏家朋友关于古玉通灵的真实经历聊作谈资——

奇事一:杭州出版社有位王先生,收藏研究古玉数十年,对鉴别古玉颇有心得,并有古玉著作问世。常以其明锐眼光游走藏界,往往慧眼独具,屡有收获。有年遇见了一件满是铁锈红沁的汉代剑珌,已被铁锈沁成了暗红色,而且看状况是出土不久、未经多少人转手的生坑器,因为出土后开始接触人手温热拿捏,已有温润本质显现。王先生当然认得这就是通常所说的“血沁剑珌”,因血中含铁,血沁也是氧化铁沁的成份之一。虽是传说中带血沁剑具较凶,但毕竟奇货可居,价妥收藏后欣喜不已,揣回家研究了个明白,随后便用锦绳穿系随身携带。二日后便真遇了怪事,那日王先生傍晚下班后骑摩托回家,先生家住杭州城西南,路上骑车只需十五分钟,沿途道路两旁皆是树木丛林,他照例骑行在熟悉的林荫道上,恍惚间觉得道路两旁怎的突然间多出了纷闹集市,灯火通明、人声熙攘,还在疑惑何时此地多了夜市时,不及细看便到了要转弯回家的桥头,此时猛然感觉右眼象被狠狠地打了一拳,当时眼前一黑,从疾驰的摩托上栽倒下来...王先生是个身高一米八多、体重近二百斤的大块头,平时戴一副黑边大框的江泽民式眼镜遮了半个脸,这样的一摔后果想是严重不堪。他在地上扒了片刻之后坐起身,看周围十余米内居然没有任何障碍物,也没有先前感觉的集市,只自己一人坐在路中间,手脸皆擦破,尤其右半脸和右眼肿得睁不开,奇怪的是鼻梁上那副硕大的眼镜竟然丝毫不损地戴着。王先生正纳闷,突然摸到腰上挂的剑珌,恍然间明白:难道真是应了血沁玉兵器的凶象不成?霎时一身冷汗。回家后,也绝口不提这怪事,被老伴埋怨了一阵后,从此不敢再戴这件玉剑珌。后来据说此件玉剑珌每次都会有上门求教的不同学生在不知就里的情况下,摸在手里会感觉异样的凉。

\
 
奇事二:安徽滁州一位资深老藏家,收藏古玉三十多年,精藏可观。其中最心爱一件,便是战国时期的五色玉臂镯:五彩沁色,包浆漂亮,工艺古拙。老先生日常总是将此臂镯箍于左上臂,时时摩挲盘玩,已然通透变化,色泽艳丽。这么数年下来,倒也是平安无事。不想有一日,老先生骑自行车外出,好端端被一部超速中巴自身后连人带车撞倒,人更是被摔滚出去十余米,当时便动弹不得,中巴司机慌忙来扶,老先生满身伤痕,被搀扶起来后,不顾伤痛,立马去摸左胳膊上的宝贝玉镯,果不然玉镯已碎断成五截,其中一节不知去向。奇怪的是,经过医院检查,六十余岁的老先生经这么一撞,竟除了皮肉擦伤和右臂骨折,居然没有任何严重的内外伤。老先生虽心疼宝贝玉碎,却也暗自庆幸:莫不是这千年的宝贝佑护了我不遭致命之灾?往后所有听说此事的道友皆啧啧称奇。“古玉护体”说又添一实例。

相关热词搜索:清明 天人合一 以玉奉灵 通灵

上一篇:籽料为什么贵
下一篇:玉与诗,远方田野

分享到: 收藏